當前位置: 首頁  >  2014年兩會專題  >  聚焦代表和委員

高考改革不是個單純的教育話題

發(fā)布時間:2014-03-13  來源:新文化報

放大

縮小

顯然,高考改革,不在于改形式,關鍵在于改內(nèi)容,真正達到減負、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目的。另外,方案推出來后,社會、高校、中學都要認可,否則很難改下去。

這也讓我們聯(lián)想到,這些年在高考改革問題上,我們作出過很多嘗試,不少舉措的政策出發(fā)點都可圈可點,但在具體實踐中卻走了樣。比如,“自主招生”,在全國人大代表、湘潭大學教授羅和安看來,“自主招生是為提高素質教育設計的,但現(xiàn)狀是老問題沒解決,又產(chǎn)生教育不公等新問題。只要統(tǒng)計一下,各個層面、各個學校通過‘自主招生’招錄的學生就可知,弱勢群體的孩子少得多。有些學校錄取的分差高達100分,給予了有社會資本的家庭極大的操作空間。”新華社甚至在一篇報道中以“高校在招生方面的裁量權越大,腐敗空間就越大”為題作反思。

一方面,公平,是高考改革的要義之一,如果高考改革的結果卻是讓強勢者有了上好大學的便利通道,改革也就失去了意義。就像《錢江晚報》在《自主招生不是錯,權力透明很重要》中分析的:該不該下放選拔的權力,這個沒有爭議,關鍵還在于權力下放給誰。從教育部門下放到高校,可是高校又沒有建立起一套很好的承載體系,必然導致一部分人的權力過大。而那些運行多年,雖然也不萬能,但好歹完整的監(jiān)管體系又失去了用武之地,這一增一減之間便產(chǎn)生了權力的尋租空間。

另一方面,到目前為止,不管是由教育部門主導改革,還是給高校放權自主操作,我們的高考改革始終還停留在思考“如何選拔”的問題上,而高考改革問題上的真正“主角”———學生的選擇權利卻被忽視了。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在《高考改革中值得商榷的價值觀》中為我們提供了另一個視角:高考改革的核心價值,并不在于給偏才、怪才以升學的渠道,也不僅在于給學校自主權便于大學選拔人才,而在于切實擴大學生的選擇權,選擇考試、選擇教育、選擇大學。讓一名學生可以獲得多張大學錄取通知書再選擇大學,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建立自由申請入學制度,學生拿著統(tǒng)一測試成績,自由申請若干所大學,獲得若干所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再根據(jù)學校錄取的專業(yè)、承諾的教育服務進行選擇。按照這一制度,學校的招生或許能自然打破單一的標準,各類人才也可以找到自己的歸屬。

全國政協(xié)常委、復旦大學教授葛劍雄很坦率地批評道:現(xiàn)在這些高考改革方案隔靴搔癢,很倉促,誰聲音大就聽誰的。他認為,教育改革應該是全社會的事,應該全面改革,而不應僅僅是盯住高校,局限于招生、考試、錄取這些環(huán)節(jié)。要從根本上改變“上大學才能有前途”的社會觀念,因為我們面對的現(xiàn)實是,到2020年大學毛錄取率達到40%,那其他60%的人干什么呢?如果能讓其他60%的人愉快地從農(nóng)、做工、經(jīng)商或者從事其他職業(yè),那么大學的高考就不會有這么大的壓力。

為什么會有“上大學才能有前途”的觀念?全國政協(xié)常委、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朱永新的話或許才真正說到了點子上:“如果社會不同職業(yè)之間,收入差距不是那么大,社會地位差距不是那么大,那可能就會好很多。”比如說在北歐,像挪威、丹麥這些地方,一個好的技術工人和大學教授、一個政府的部長,可以住在一個小區(qū)里,大家都可以住別墅,也就是說他們的社會地位和收入分配之間,沒有太大的差距。那么在這個時候,我進一個職業(yè)院校無所謂,因為我最喜歡動手,動手是我的強項,那我就做技工;我有思想就到大學去做教授;我有行政管理的技能,就到政府做部長,這只是一個分工的不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但我們現(xiàn)在不一樣,大家必須要上大學,而且要上211、985這樣的好學校,畢業(yè)才能找到好工作。所以,表面上看是教育問題,其實教育問題的背后是深層社會問題?!?/p>

作者:肖金     責任編輯:葉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