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 首頁  >  紀念馬敘倫130周年

馬敘倫:我在六十歲以前(一)

發(fā)布時間:2015-04-15  來源:

放大

縮小

  中華民國前二十七年(前清光緒十一年公元一八八五年)四月二十七日(這是用新歷推算的日子),我生在杭州府下羊市街金剛寺巷口一所朝西的、還是太平天國戰(zhàn)爭后僅留下來的古老宅子(太平天國時是一所當(dāng)鋪,鋪名“元吉”)中。我的家庭歷史是這樣的,我家原在浙江紹興府會稽縣東勝武鄉(xiāng)車家弄。高祖是一位農(nóng)夫,名叫應(yīng)鳳。曾祖雙名秀明,從紹興到杭州,學(xué)做鞋子,是個工人,后來自己開起店來了,又是商人,才算入了杭州府仁和縣籍。祖父呢,名文華,宇煥卿,“三考出身”,正路功名,在前情做京官二十多年就過世了。我的父親字獻臣,名叫琛書;當(dāng)然承繼書香,但只做得一個縣學(xué)生員。

  我五歲(實際不足四歲)那年的春天,有一天,我的父親在內(nèi)客堂中間擺了一張四方桌子,靠外一邊縛上一幅紅呢桌帷,桌子上擺了一到香爐燭臺,為著給我“破蒙”,要拜孔夫子。給我破蒙的老師是頭年(前清光緒十四年)浙江鄉(xiāng)試第一名舉人、俗叫解元的山陰王會澧先生,這就可以曉得父親對我的期望了。

  王先生到了,簇新的禮服,映出他那樣風(fēng)神麗的儀貌。更從他的談笑里,顯著他的得意。因為他正要上北京去會試,似乎指顧間“連中三元”可以操券而得。

  我的父親自然也穿著禮服,先請王先生拜孔夫子,隨后自己也拜,隨后便叫我拜。我拜得真神氣,王先生稱贊了一番,父親便向王先生行托付禮,彼此互拜了一回,隨后父親叫我拜老師。

  破蒙開始了,撤了香爐燭臺,擺上朱筆硯臺。一本羅澤南的《小學(xué)韻語》,是浙江官書局刻的大板,官堆紙印得雪白,鋪在桌子左邊。一個綠色花綢子做的書包,是四方的綢子,把三面向里搭起,再縫住了,便成了袋子,一面不把的角上,用黑色綢子挖了一個“如意”,鑲在上面,又安上一條紅布帶子。書包里面放著一塊木板,大小和書包差不多,板的一面,四邊刻著古式花樣,無非“雙魚吉慶”、“筆錠如意”一類,中間直刻四個大字,如“福緣善慶”一類,這塊木板的用意怎樣?或者是古代的“頁”,為兒童學(xué)書用的(一般用的是板上用白繕粉涂著,可以寫字);或者不過為書包質(zhì)軟,借此村得硬些,以便兒童裝書。

  王先生當(dāng)然衣冠端正,伊然人師地坐在上首,我就坐在左邊。王先生指著《小學(xué)韻語》開首四句;“小學(xué)之道,誨爾童蒙(這句或者有些錯誤,記不真了)。蒙以養(yǎng)正,是曰圣功”叫我隨他的聲音念。教不到三遍,我就自己會念了。我的父親自然笑開了臉,王先生也向父親叫“恭喜”。

作者:     責(zé)任編輯:張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