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戴立益委員:高校不應盲目“重海歸、輕本土”

發(fā)布時間:2019-03-04  來源: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

放大

縮小

  一名優(yōu)秀的本土青年人才,到了國內(nèi)高校,往往不如一個拿著洋文憑的普通海歸人才吃香。這成為當前我國高校人才培養(yǎng)體制中的一個“通病”。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出去一個人就怕他不回國;現(xiàn)在可好,很多海歸回來了。要考慮對‘女婿、兒子’如何平等對待的問題了。”全國政協(xié)委員、華東師范大學副校長戴立益今年兩會帶來了一份《關于高校本土人才使用和評價的提案》,他認為是時候提一提本土人才與海歸人才同等評價的問題了。

  “招聘方面,過分強調(diào)海歸身份,同等條件下,海歸能得到更好的薪酬待遇;資源分配,海歸人才優(yōu)先;評價體系方面,向海歸人才傾斜?!贝髁⒁嬲f,有的海歸人才得到較好的科研條件和薪酬待遇,幾年后,現(xiàn)實又低于期望,“要出成果了,他跳槽了?!?/p>

  這種現(xiàn)象,勢必對本土優(yōu)秀人才造成一定的傷害。一來,資源分配不合理,本土人才因同工不同酬產(chǎn)生不公平感,很可能“請來女婿,氣走兒子”;二來,很多海歸人才回國后無法有效組建科研團隊,在單兵作戰(zhàn)的狀況下還要應對各種長短周期的科研績效考核,可能因“水土不服”而心生失落;三來,由于“海歸”身份成為同等條件下人員職稱晉升和獎優(yōu)評選的重要指標,成為個人標簽和升遷籌碼,因此造成本土人才把海外求學經(jīng)歷變成功利追求,他可能并不需要提升能力,只是去鍍一層海歸的金?!?/p>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注意到,這已經(jīng)不是全國兩會上第一次出現(xiàn)這種聲音了。

  去年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長王建宇也分享過一個事例:一個本土博士,做出了影響世界的成果,得到的特別待遇是“破格提拔研究員”;而一個作為人才引進的“海歸”博士,也許什么都還沒做,就已經(jīng)當上了“研究員”。兩者在職稱、住房、津貼等方面待遇不同,“國外引進回來的人才,為他申請教授都是墊底條件,還會給他落戶津貼、科研項目啟動經(jīng)費,兩者一比差距很大?!?/p>

  王建宇當時說,高校應該“以才識人、以才辨人”,不論是本土的還是國外引進的,都應該得到相同的待遇。

  戴立益今年以提案的形式提出建議——建議從國家層面改進人才使用和評價機制。

  第一,要取消人才招聘中單純的身份優(yōu)先條款,加強同行評議在人才引進中的作用。在人才引進、招聘制度中,弱化地域和國籍的限制性條款,取消單純的海歸人才優(yōu)先、有海外工作經(jīng)歷優(yōu)先等條款;加強人才選聘中學術同行評議的比重,注重考察人員的學術貢獻度、創(chuàng)新潛力、發(fā)展前景、學術志向等。人才引進的評審環(huán)節(jié)應減少行政干預,加強“小同行”評審力度。

  第二,他建議建立尊重人才成長特點和學術活動規(guī)律的評價體系。

  第三,應當發(fā)揮海歸人才在學術建制中的作用,促進本土人才與海歸人才的相互融合?!安⒉皇且尯w和本土人才對立,而是要他們互相發(fā)揮所長,整體提升我國高??蒲匈|(zhì)量和教學水平?!贝髁⒁娼ㄗh破除干部管理的制度壁壘,加大行政領導人員聘用制改革力度,讓有管理能力和服務意識的海歸人才在合適的管理崗位上任職。此外,海歸人才還可以引進國外先進的科研管理辦法和人才隊伍建設方式,改善學術風氣,搭建交流平臺,盤活學術資源。

  此外,要完善現(xiàn)行的各級各類人才計劃項目,讓海歸人才與本土人才同生共長。

作者:王燁捷     責任編輯:邵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