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手機版

參政議政平臺 郵箱登陸

當前位置: 首頁>會員風采>本周人物

楊立新:尋找演戲的抓手

發(fā)布時間:2022-06-14     來源:時尚先生微公號

放大

縮小

  對我們后人來說,

  還要全面繼承、謹慎創(chuàng)新,

  用原汁原味的演出來保持北京人藝的經典性和博物館性。

    ——楊立新

  楊立新篤信那些老理兒,比如“不會演戲的演戲,會演戲的演人”。一個話劇演員,嗓音洪亮、長得漂亮都不夠重要,重要的是找到每個戲和角色的抓手。這些抓手,有的從劇本字里行間揣摩得來,有的在生活當中學來,還有一部分,要在排練過程中碰出來。日子不禁過,演了一輩子,也就是在努力找到一些好抓手,給自己的戲增光添彩。

  下生活

  2017年,楊立新從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退休了。退休后的生活沒有預想中的清閑,仍然要回到舞臺上演話劇,也要進劇組拍影視。最近,他剛從外地的劇組回到北京,準備《茶館》的恢復排練,這是每年都要上演的北京人藝看家戲。等忙完了劇院的工作,他還要回劇組去。

  楊立新不到18歲就進入了北京人藝。那是1975年,其實當年他的理想不是當演員,而是當一名外科大夫或者當兵。但是,當時的最大可能還是上山下鄉(xiāng)去插隊。有天,他陪著一個拉手風琴的同學一起去考北京曲劇團,考官讓他也唱一段,因為正在變聲期,人家說:你的聲音唱曲劇夠嗆,看你大大方方的,要不你去考考話劇團吧。楊立新拿著人家寫的紙條,到了北京話劇團。林連昆他們正在開會,看了紙條就停下來考他。林老師拿京劇《智取威虎山》的劇本和他對著讀了一段詞,那時候,人人都會唱樣板戲,楊立新就這樣得到了一份工作,不用下鄉(xiāng)插隊了。

  現在,但凡學表演的孩子都懷揣著一個明星夢想。但在那個年代,演員們都很踏實。進入北京話劇團75年學員班之后,楊立新跟著大家一起打包行李裝上卡車,去了京郊密云的高嶺部隊,學軍三個月。上午出操、隊列訓練、瞄準訓練、投彈訓練,下午是臺詞課、表演課。那個年紀眼睛真好,最后打靶是實彈射擊,楊立新臥姿一百米半自動九槍打了八十八環(huán)。學完軍回來沒多久,學農又是三個月,又背著扛著行李卷去密云的穆家峪公社的西穆家峪大隊。三個月,他們跟社員一起下地干活。穆家峪是半山區(qū),冬天地里最主要的活就是平地,把漫坡上部的土用獨輪車運到坡下,把地墊平來年種莊稼,說白了就是在丘陵地帶修梯田,挑水和推獨輪車就是在那個時候學會的。之后又是三個月,去通州的鍛壓機床廠學工。在這些日子里,大家每天上午下車間勞動干活,車、鉗、電、焊、鉚,下午是聲臺形體表。楊立新每天跟著師傅上車床車零件,一個星期就自己干活了。學了軍,學了農,學了工,往后演工農兵,就有了生活基礎了。

  那時候的說法叫“下生活”,各個文藝單位都有自己下生活的“點兒”。北京話劇團下生活的點兒有兩個:一個是密云的大洋山,還有一個是位于北京和唐山之間的遷安鐵礦,北京話劇團經常去那里“下生活”,也是一去兩三個月。文革期間,北京話劇團創(chuàng)作排演了兩個多幕劇《工農一家》和《云泉戰(zhàn)歌》,都是“下生活”的收獲和結果。

  那個時候的演員都是非常低調樸素的,混在人堆里,你肯定分不出來哪個是工人師傅,哪個是話劇演員。燈市東口史家胡同宿舍院的演員們每天騎自行車或是走著來劇院排練,走在大街上,真不會有人多看誰幾眼。只有到了舞臺上,大幕拉開了,你會突然間發(fā)現那個燈光下的“普通人”是那么樣的陌生,難以分辨,他瞬間已經成為了戲中那個年代、那個地域的“哪一個”人物了。直到今天,楊立新依然相信,生活中低調得不像演員、到了舞臺上有光彩的演員,是一個好演員的基本底色。

  打樣板

  75級學員班還沒畢業(yè),劇院排練話劇《萬水千山》,需要年輕人,同學們都要去跑群眾,一會兒扮演匪兵,從這邊跑到那邊,一會兒又換上紅軍的服裝,跟著隊伍從那邊沖到了這邊。楊立新被分配到了一個小角色,“四渡赤水”一場中的敵副官,包著半邊臉到河邊來找當地的鄉(xiāng)紳問:紅軍怎么不見了?角色雖然小,他還是挺高興的。第一次看到“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名稱也是在首都劇場的后臺。當時,白天排練《蔡文姬》,晚上演出《萬水千山》,美術組的同事在后臺的樓道里畫即將演出的《蔡文姬》的廣告牌,下面的演出單位竟然用大頭針撳著“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過幾天,廣告掛在了大門外的墻上,落款依然是“北京話劇團”。

  文革還沒結束的時候,楊立新曾經問過劇院的老同志:“《茶館》是個什么樣的戲?”那位不太老的老同事說:“別提了,太監(jiān)在臺上娶媳婦,兩個大兵娶一個媳婦……”等到70年代末,《茶館》恢復排練演出了,而且是第一個走出國門到歐洲演出的中國話劇,既向世界展示了中國話劇的水平風貌,獲得了好評,又給《茶館》從政治到藝術全面平了反。德國人的評價是:看了話劇《茶館》,我們才知道1949年的中國為什么會發(fā)生一場革命。

  80年代中期,楊立新有幸和老一輩表演藝術家一起同臺演出《茶館》了。先在第一幕中賣耳挖勺的老頭,然后在第三幕中演唱戲的魏福喜。1992年,老一代藝術家要退休了,《茶館》轟轟烈烈地演出了幾場之后,消失在了北京人藝的舞臺上。時隔七年之后,1999年,新一代演員楊立新、濮存昕、梁冠華等人接過了《茶館》的演出。雖然,當時的文化藝術界、社會有很多聲音,有反對,有贊成、有質疑,但《茶館》仍然頂著巨大壓力登上了舞臺。楊立新始終相信,北京人藝的舞臺上不能沒有《茶館》。

  小角色

  2022年4月的一個下午,楊立新回到北京人藝,給年輕演員們講座,主題是“讓小角色不小”。北京人藝有句老話說的是演員有幾大“災難”,其中,畢業(yè)就演大主角是一個。在舞臺上幾十年干下來,楊立新認為這話很有道理。畢業(yè)就演主角,就像駕校剛畢業(yè)就讓你開車去珠峰大本營,路上非翻車不可。一定要從小的、簡單的角色開始,從距離自己的生活近的、能夠煥發(fā)出想象力的角色演起。等到能力逐漸長起來了,心理準備做足了,再去挑大梁不遲。誰都是從小角色演起來的,當年《蔡文姬》演出,楊立新和同學們跑龍?zhí)着e“大桿”,在臺上一站就站二三十分鐘。

  1988年,北京人藝新排話劇《天下第一樓》。作者何冀平讀完劇本,楊立新就覺得里邊的“大少爺”唐茂昌這個角色簡直是給自己寫的。下午,楊立新就給導演夏淳寫了一張紙條,申請演大少爺。后來宣布角色,楊立新是大少爺的B角。

  大少爺唐茂昌是福聚德烤鴨店老掌柜的大兒子,但他無心經營和繼承祖業(yè),成天只愛票戲、泡戲園子。這一點,楊立新可算得上是他的同好:從小在南城長大,四五歲開始就跟著家里的大人去聽戲。楊立新在京劇界也有不少的朋友,還能夠跟著胡琴有板有眼地唱上幾段?!短煜碌谝粯恰返诙坏诙?,大少爺拜師學藝,眾人起哄讓他唱一段,而且非逼他唱反串。劇作家何冀平在此處是這么寫的,大少爺順手從伙計手中拿過來送菜的托盤,唱了一段《紅娘》里的棋盤舞:“叫張生隱藏在棋盤下,我步步行來你步步爬,放大膽忍氣吞聲休害怕,就像是親生子跟著親媽,可算得是一段風流佳話,聽號令切莫要驚動了她?!边@是一段荀派的花旦戲。

  “體驗生活”的時候,其他演員都去全聚德學著片鴨子、薅鴨毛,楊立新不一樣,他游走在劇場戲院去找京劇界的朋友和前輩們。那時候,譚元壽先生還在演出,葉金援的父親葉盛長先生還很健康,楊立新是“小白薯不吝秧子”,一有時間就找他們去。譚先生在吉祥劇院演出,楊立新是從化妝室到后臺帶幕邊,一直待到散戲。

  新挑戰(zhàn)

  《天下第一樓》開始排練的時候,楊立新已經練好了棋盤舞,但是,有同志說:“第二幕的1917年前后有《紅娘》這出戲嗎?”當時的資訊條件沒有現在這么發(fā)達,要想查清楚《紅娘》是荀先生哪年創(chuàng)作的,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拿不準,干脆就別唱了,最有把握不會出差錯的還是《蘇三起解》,于是,楊立新又唱起了“蘇三離了洪洞縣”。

  幾個月后,《天下第一樓》正式演出,演到這兒,胡琴一響,滿宮滿調的小嗓一唱,觀眾席立馬安靜下來,想象不到一個話劇演員能在臺上唱京劇,還能反串。當觀眾們聽明白了不是錄音,是現場真唱的之后,嘩嘩地鼓掌。

  在楊立新看來,唐茂昌太有意思了,既討厭,又討喜,而且生活中有不少這樣的人。有人說他是個敗家子,不顧家里的產業(yè),不思進取,一心愛玩。楊立新從唐茂昌的角度出發(fā)不這么認為,人有自己的愛好沒有錯,追求自己的熱愛也沒有錯。只可惜,唐茂昌天生就沒有這個命,他距離上臺成角總是差那么一步。

  唐茂昌在《天下第一樓》的第一次出場,人沒露面,聲音先撞進來了:“楊延輝坐宮院自思自嘆,想起了當年事好不慘然,我好比籠中鳥有翅難展……”。這個唱段是唐茂昌的心聲,他覺得飯館耽誤了自己一輩子,自己明明是一個有藝術天賦的人,怎么生在這樣一個家庭?就像宋徽宗不想當皇帝,想做一個藝術家,覺得自己被這身龍袍耽誤了。所以,楊立新下功夫練京劇,要求自己一定要唱好,讓觀眾明白唐茂昌天生該唱戲,而不是經營餐館。

  心里有

  青年演員經常問:楊老師,您看我這戲該怎么演?楊立新說:不是怎么演的問題,是怎么讀的問題。你要知道作者在寫什么,你就知道你該演什么了,先知道演什么,再想怎么演。

  當年,80年代排《小井胡同》,導演是刁光覃先生。那時候,北京四九城還都在呢,演員是林連昆、譚宗堯、任寶賢、呂中、李廷棟等一幫熟悉北京的人,劇作者李龍云還帶著大家一起體驗生活,一起去找戲里的生活環(huán)境。

  2013年,楊立新作為導演,帶著年輕演員重排《小井胡同》。這部話劇的時間跨度很大,從1949年一直寫到了1979年,描寫北京南城一個大雜院里幾個家庭的故事。今天,生活前進了,北京城也翻天覆地地變樣了,年輕演員沒有在胡同里生活過,更不可能知道1949年的北京人是怎樣生活的。但是,楊立新認為,這絕不是我們做不好的理由。2013年和1949年的生活確實隔著一段時空距離,1958年老演員們排《茶館》,和1898年變法維新時期的大清朝也有距離,但他們演出了那個時代,還演得如此傳神。

  楊立新沿用老一輩的創(chuàng)作方法,帶著年輕人去胡同里走走,尋找歷史痕跡,讀過去的報紙、小說、筆記等文字資料,再請專家、學者等過來人來給大家講課?,F在,獲取資訊更便捷了,不用去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調資料,不用去北京圖書館查《北洋畫報》。通過網絡,1949年解放軍進城的視頻都能看到,把這些碎片整理起來,消化好,心里有了,上臺就有了。

  進入北京人藝近五十年,楊立新寫過一篇文章《劇院·學?!ぜ摇穪硇稳葑约汉捅本┤怂嚨年P系。他也曾經開玩笑說自己這輩子是“五個一”:一個單位,一個職業(yè),一個兒子,一個媳婦,一個媽。這么多年,他沒有輕視過外邊的電視劇拍攝,也從來沒有耽誤劇院的演出。

  回憶起年輕的時候,楊立新說,他演過不少自己覺得很過癮的戲,也有不少角色是B角或者臨時頂替,但總能在演出時讓觀眾眼前一亮。即使是一個小角色,楊立新也會拿出“搞對象”的熱情去了解對方,既要摸清對方的性格、愛好、職業(yè)和收入情況,還要知道對方的家庭背景甚至祖宗八代,來龍去脈都考察清楚,才能把日子過好,把角色演好。

  當年,外界都說北京人藝有風格,演老北京演得好。在楊立新看來,北京人藝是一種水平,它不只會演老北京,外國戲也演得好。1988年的《嘩變》就是一大突破,演員們沒化外國妝,黑頭發(fā)、黑眼睛、黑眉毛,穿一身美國軍裝就上臺,講好故事,講好人和人之間的關系,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觀眾們要看一看中國話劇的精彩,《雷雨》是免不掉的,《茶館》是免不掉的,”楊立新說,“對我們后人來說,還要全面繼承、謹慎創(chuàng)新,用原汁原味的演出來保持北京人藝的經典性和博物館性。”

  這么多年來,北京人藝的排練廳里有過不少標語,比如“戲比天大”“建設一流的學者型劇院”“繼承光榮傳統(tǒng),爭取更大光榮”,但楊立新最欣賞的,還是上世紀80年代一樓排練場寫的“為豐富世界戲劇藝術寶庫而努力奮斗”。

作者:Maggie     責任編輯:邵飛
Copyright 1996 - 2020 wodongm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國民主促進會
免責聲明 | 聯(lián)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主編信箱
京ICP備0502631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