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余國琮先生
桃李不知春來晚,只緣日月步履愁。
先生已乘黃鶴去,化作星辰伴九州。
2022年的春天注定會被銘記。4月6日,著名化學工程專家、教育家、我們敬愛的余國琮先生永遠地離開了我們。四天之后,就是為先生安放骨灰的那一日,先生生前的秘書張老師告訴我說,她閉上眼睛仍滿是余先生。我想,何止張老師一人,我們太多的人莫不如此。
余國琮先生少時經歷過侵略者鐵蹄炮火,后畢業(yè)于夢之大學西南聯(lián)大,留洋求學功成名就卻滿懷報國之情毅然返回祖國參加新中國建設,來天津大學任教之后不負周恩來總理親臨先生實驗室時的執(zhí)手重托,帶領團隊攻克了總理稱之為“卡脖子”問題的重水生產理論與技術難關,改革開放之初面向國家工業(yè)發(fā)展之急需,開展大型工業(yè)精餾技術研究,組建天津大學化學工程研究所,在天津大學創(chuàng)建了包括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以及國家級新技術推廣中心的完整的精餾技術研究國家級平臺體系,創(chuàng)立了集基礎研究-應用開發(fā)-工程設計-設備生產-開工服務為一體的“一條龍”式的產學研科研模式,讓科研成果應用遍及神州大地,讓國家化學工業(yè)技術水平得以提升,洞察國際學科前沿,創(chuàng)立“化工計算傳質學”新學說,受教育部委托領導化工高教改革項目,為祖國經濟建設、科教事業(yè)發(fā)展嘔心瀝血,書寫輝煌。余先生曾任天津市政協(xié)副主席、民進天津市委會主委、全國政協(xié)常委,以知識分子身份參政議政,為黨分憂,為國分憂,贏得廣泛尊重。正如Praxair公司首席科學家M.J. Lockett博士評價的,余先生不但是大科學家也是大戰(zhàn)略家。余先生貢獻非凡,大略在胸,但卻舉輕若重,潛心科研,甘坐“冷板凳”,數十年磨一劍,育人無數,卻對每個學生傾心培養(yǎng)倍加呵護,對學生的論文都要逐字逐句修改,令廣大弟子和晚輩們效仿不已,堪稱人生導師、一代楷模。
余先生臨終前的一段時間因新冠疫情管控,我去醫(yī)院看望先生的機會減少了。但每次見面先生只要能講話必談學術,反復講的一句話雖聲音微弱,但震撼人心:“干國際一流事,作隱姓埋名人”,說時先生總是面帶微笑,像是仍在自勉,更是對我們的諄諄教誨。我所認識的余先生就是這樣作的,感召我們的正是先生的這種人格。
先生離去時,床邊不遠處的辦公桌上仍擺滿了資料、書籍,就像是先生工作累了,去休息了……。
先生雖然離開了我們,但他的精神永在,并將激勵后人繼續(xù)他的偉大事業(yè)。
余先生親手創(chuàng)建了天津大學化學工程研究所,并出任首任所長,傾注極大心血。2020年余先生壽辰恰逢研究所成立40年,我曾撰文紀念先生之功績,同時作為先生多年的科研助手撰文介紹先生開創(chuàng)“化工計算傳質學”的心路歷程和學術思想。謹將兩文奉獻于此(原載于“天津大學化學工程研究所成立四十年文集”,稍有刪減),略抒對先生的紀念之情。
先生安息!
【文一】
寫在化學工程研究所成立四十年
天津大學化學工程研究所自從1981年籌建開始算起,到今年已進入第四十個年頭。時間長河,彈指一揮間。然而對于本所,這是不平凡的四十年。再過一個月化學工程研究所創(chuàng)始人余國琮院士將迎來他的99歲生日,余國琮先生是新中國成立初期最早回國參加社會主義建設的海外優(yōu)秀學者之一,率先在天津大學開展大型精餾塔研究。上世紀60年代初余先生臨危受命承擔重水精餾分離技術研究,帶領團隊艱苦奮斗,攻堅克難,協(xié)助化工部在中國土地上第一次生產出了重水,解決了當時的“卡脖子”問題,為新中國核工業(yè)起步做出了重要貢獻,在教學上開辦了“穩(wěn)定同位素分離專門化”以培養(yǎng)這方面人才,與此同時開創(chuàng)了我國工業(yè)精餾科學研究的先河。改革開放之后,余國琮先生領導課題組恢復大型精餾的科學研究,為了更好開展研究,1981年開始籌備建立化學工程研究所。鑒于余國琮先生取得的成績,1982年教育部正式批準在天津大學設立化學工程研究所,由余國琮先生任所長,重點開展精餾技術基礎與應用研究。天津大學同時獲教育部批準成立的還有精密儀器研究所、內燃機研究所以及系統(tǒng)工程研究所。四個研究所的成立為天津大學加速發(fā)展并在工科教育與科研領域形成特色與優(yōu)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研究所成立伊始,白手起家,余國琮先生只能從當時他領導的化工機械專業(yè)抽調人力和物力來籌建,開展科研舉步維艱。但那時恰逢我國經濟騰飛,對石油化工產品需求快速增長,余國琮先生洞察國家重大需求,帶領全所同仁艱苦奮斗,克服各種困難,在大型工業(yè)精餾塔的基礎和應用領域潛心研究,開拓創(chuàng)新,取得諸多突破,形成了具有新型塔內件的高效填料塔技術等一系列應用技術,在全國數百家企業(yè)的數以千計的精餾塔中得到成功應用,創(chuàng)造了輝煌的成績,應用于工業(yè)的精餾塔最大直徑超過了10米,在煉油常減壓精餾、空分精餾塔等大型精餾塔應用技術領域完全取代了國外技術,在石油化工、化工等大型流程工業(yè)領域也占據了國內大部分技術市場,大大提升了我國整個化工行業(yè)精餾技術水平,為國家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使我國工業(yè)精餾技術一躍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間本所也得到了蓬勃發(fā)展,成員由初建時的十幾人達到最多時的50余人,研究生超過百人,多項成果獲得國家及省部級科技獎勵,同時獲得了原國家科委、國家教委授予的“先進科研集體”等榮譽等稱號,贏得了學術聲譽。
余國琮先生以戰(zhàn)略眼光看待研究所取得的成績,不失時機與清華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以及浙江大學聯(lián)合共同籌建我們國家化工領域第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化學工程聯(lián)合國家重點實驗室”。該實驗室于1990年正式建成,天津大學分室重點承擔精餾基礎研究。余國琮先生依托研究所承擔了“精餾技術國家過程研究中心”的建設領導工作,出任該中心首屆技術委員會主任。同時國家科技部依托本所成立了“國家化工填料塔及其內件新技術推廣中心”。至此,在余先生的領導下以研究所的力量為源頭依托天津大學建成了從基礎研究、工程應用研究直到技術推廣的較為完整的精餾技術科研國家級平臺,同時組建了精餾塔內件設備生產加工企業(yè),形成了“研究-設計-加工-安裝-服務一條龍”模式和經驗,成功實踐了精餾基礎與應用研究成果向生產力的轉化,為科研成果轉化提供了成功的樣板。期間教育部曾專門在天津大學召開現(xiàn)場會,以總結、推廣研究所在科研成果轉化方面的成功經驗。
研究所在科研成果轉化方面的成功根植于基礎研究,同時也有力反哺了基礎研究,讓研究所的科學研究漸入佳境。余國琮先生抓住了大型工業(yè)精餾塔的共性關鍵問題,提出并領導了復雜兩相流體力學、界面?zhèn)髻|現(xiàn)象等基礎研究,建立了精餾塔板氣-液兩相流的測量方法,發(fā)展了相應的計算流體力學模型,將現(xiàn)代光學技術應用于界面?zhèn)髻|現(xiàn)象測量,建立激光全息干涉測量裝置精確測量近界面濃度分布,引入激光紋影儀、激光粒子測速儀,解決了界面湍動現(xiàn)象的定性和定量測量問題,獲得了一批理論成果,形成了基于氣液兩相湍流和界面?zhèn)髻|現(xiàn)象研究的現(xiàn)代傳質理論及其研究方法。與此同時本所還在膜與海水淡化、高壓吸附、酶催化與生物化工、化工過程系統(tǒng)工程、化工過程強化、新能源及其材料等研究領域取得快速發(fā)展和長足進步,形成了新的優(yōu)勢。
1993年研究所領導班子換屆,雖然余國琮先生不再擔任所長職務,但他對本所的科學研究仍然發(fā)揮著重要的領導作用。他基于大型精餾塔的流體力學以及傳熱、傳質動力學等工程科學問題的長期研究,結合現(xiàn)代計算機以及物理技術的發(fā)展,提出了“計算傳質學”理論研究,為化學工程開辟了新的前沿研究領域。計算傳質學是基于基礎的守恒以及傳遞動力學方程,通過數值計算實現(xiàn)對化工過程中流體系統(tǒng)的濃度、流速以及溫度場的嚴格模擬和預測,旨在用嚴格的科學計算取代化工過程設計中對經驗的依賴。為此需要解決物質在多相湍流體系中的擴散、遷移的模型化等一系列科學問題。經過20多年的努力,余國琮帶領團隊已經在氣-液兩相湍流模擬、湍流擴散以及相間界面?zhèn)髻|等方面取得了諸多突破,建立了對化工過程中流體濃度場進行嚴格模擬的兩方程模型以及雷諾質流模型,實現(xiàn)了精餾、吸收、吸附、固定床反應、鼓泡塔以及流化床反應等過程的嚴格模擬。相關的研究三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資助,成果多次被國內外知名學者引用和高度評價,先后出版多部中、英文專著,培養(yǎng)了一大批博士、碩士。余先生領導的計算傳質學研究讓本所再次站在了學科前沿。
余國琮先生領導的精餾過程理論與應用、化工計算傳質學等領域的研究在國際上產生了重要影響。在十多個國外學術機構作報告(美洲2次,歐洲10次,亞洲2次),得到同行關注,并建立廣泛聯(lián)系,包括早期的與瑞士Sulzer(蘇爾壽)公司、國際最大的空分技術公司Praxair、美國精餾設備制造商Norton(諾頓)公司、英國BP(英國石油)公司的業(yè)務合作,近期的與全球第四大空分公司AirProducts(空氣產品)公司、國際著名精餾研究機構美國的FRI(精餾研究公司)以及英國Aston大學等國際知名企業(yè)、研究機構和高校開展的實質性業(yè)務和合作與學術交流,共建聯(lián)合研究機構,讓研究所聞名于海外。余國琮先生出版的關于計算傳質學的專著在國際著名科學出版商Springer Nature網站的購買量已經超過兩萬份,僅在一年之內得以再版,創(chuàng)該出版商之佳績。
縱觀研究所四十年發(fā)展,我們一直秉持余國琮先生之主張,潛心研究,甘坐“冷板凳”,數十年磨一劍,逐步形成了為國家做有用的科研,注重應用,把研究成果轉化成實際生產力,為國家經濟建設做實實在在的貢獻這一鮮明的特色,鑄就了“高屋建瓴,堅持不懈,勇于創(chuàng)新,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研究所精神。研究所這一特色和精神適應了國家發(fā)展需求,因而為國家做出重要貢獻,自身也得到了長足發(fā)展。
今天我們正面臨世界百年之大變局,中國將由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人類社會需應對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立足科研潮頭猶如逆水行舟,但我們也面臨機會、責任重大。研究所將在新的形勢下沿余先生開辟的方向,充分發(fā)揚研究所精神,形成新的特色,保持研究所的青春與活力,為民族振興乃至人類可持續(xù)發(fā)展做出更大貢獻。
【文二】
計算傳質學研究歷程
自余國琮先生初次提出,“計算傳質學”經過20年的發(fā)展,至今已經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理論框架,獲得了初步應用,出版了有關專著,發(fā)表了諸多論文,受到國內外學者的關注,是化工傳質研究乃至化學工程方法的重要成果和進展。自上世紀90年代后期本人開始協(xié)助余國琮先生從事科研工作,有幸親歷了余先生領導的關于計算傳質學的部分研究?;仡櫠嗄暄芯繗v程,一些經歷值得思考。本文對余先生提出并領導的計算傳質學研究與發(fā)展進行簡要回顧,以期對今后的科研有所啟發(fā)。
1.概述
計算傳質學由余國琮先生于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醞釀并提出,遂開展深入研究,其目的是建立精餾塔復雜傳質過程的嚴格模擬方法,實現(xiàn)精餾塔的科學的理性的設計與放大。然目前該方法不僅用于精餾和吸收過程的嚴格模擬,還有效地應用于吸附、固定床反應、鼓泡塔生物反應以及流化床反應等多種分離和反應過程。這是因為計算傳質學為化工過程中普遍存在的湍流條件下質量傳遞嚴格預測提供了一種有效方法。同時,計算傳質學方法是基于最基礎的守恒、熱力學、動力學關系,從基本的物性、操作和設備結構參數出發(fā),建立較嚴格的數理方程并采用數值計算技術加以求解,用科學計算取代傳統(tǒng)傳質計算中的經驗關聯(lián),使得化工過程裝置的設計有可能擺脫對經驗的依賴,因此對化學工程學科的發(fā)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計算傳質學的提出具有明確的應用背景和意義。精餾是復雜的物理過程,其工業(yè)設計一直被經驗所主導。平衡級假設是在精餾設計實踐中最普遍采用的一種模型。這一模型將復雜的精餾過程簡化為相互級聯(lián)的若干熱力學平衡的理論級,因為平衡級假設遠離實際,其計算結果與實際過程之間存在顯著誤差。為此平衡級模型需要通過引入效率(塔板效率或全塔效率)參數加以矯正才能用于工業(yè)精餾塔設計。但效率參數必須通過實驗或借鑒已有的分離任務相同的精餾塔操作數據才能獲得。因此,平衡級模型簡單,但獲得模型參數難。除此之外,精餾塔的其他基于傳質單元等概念的傳統(tǒng)模型情況相同,所需要的傳質系數等經驗常數或準數也需要通過實驗加以關聯(lián)。廣義地,采用簡單模型再通過實驗或經驗獲得效率、速率常數等模型參數已成為化工設計乃至化學工程傳統(tǒng)方法的基本方式。然而,由于這種實驗關聯(lián)適用范圍所限,針對不同工況需要專門進行關聯(lián),因而迄今已經積累了大量關聯(lián)式 [1,2],選擇合適的關聯(lián)式則成為一門高度依賴于經驗的“藝術”,這給化工設計帶來極大不便,因設計不準確導致浪費甚至失敗成為普遍問題,也使得新化工過程的開發(fā)緩慢、昂貴。發(fā)展計算傳質學的目的就是從化工過程基本現(xiàn)象出發(fā),應用基本的守恒、動力學、熱力學原理,基于體系的物性、設備結構等基礎數據,針對化工過程流體中的濃度場、流速場以及溫度場的嚴格預測,建立嚴格的不依賴于經驗的模型及其求解方法,據此對化工過程的設備和操作參數實現(xiàn)理性的決策,讓化工設計逐步從經驗走向科學。
2. 前傳
余國琮先生計算傳質學的提出是基于他長期的研究、觀察與深入思考。傳統(tǒng)的精餾模型及其研究普遍忽略塔板上流體流動對傳質的影響這一重要問題,假設塔板流體處于理想混合,這使得精餾研究主要集中于化學工程師較為擅長的熱力學模型研究。而在大型工業(yè)精餾塔中,流體流動對傳質影響顯著,是深入了解精餾塔傳質行為、實現(xiàn)理性設計的關鍵。對此余國琮先生早有清醒認識,上世紀80年代領導實驗室開展了大型塔板流體力學的實驗和理論研究,建立了工業(yè)規(guī)模精餾塔流體力學實驗裝置,對塔板上氣液兩相流體的流動現(xiàn)象進行了大量定性和定量的測量,了解了塔板流體流動的基本模式和特性,最大的實驗裝置直徑達到了2.4m,這在當時(直到目前)是全世界高校中最大的精餾研究實驗裝置之一,領大型精餾塔流體力學研究世界之風騷。
當時計算流體動力學(CFD)已經在化學工程領域開始廣泛應用,余先生首先引進了有物理學背景的尤學一博士從事博士后研究,建立了精餾塔板氣液兩相流CFD方法和計算機程序,指導黃潔老師以及博士生張敏卿(留校任教)、劉春江(留校任教)、王曉玲(現(xiàn)在天津大學環(huán)境學院任教)、朱學軍等多名研究生建立了精餾塔板和填料氣液兩相流動模型和模擬方法,實現(xiàn)了對精餾塔流體的流動的嚴格模擬。然而余先生并不滿足單純流體力學模擬,他針對流體對傳質的影響問題已經有了更超前的想法,提出了精餾塔板混合池非平衡級模型,先后指導黃潔老師、博士生宋海華(留校任教)、曾愛武(留校任教)等研究生持續(xù)開展研究。這一模型是將塔板(后推廣至填料床層)劃分為有限個區(qū)域,假設每個區(qū)域處于理想混合并以非平衡模型加以描述,稱“混合池”,不同的混合池允許濃度不同,以此考慮塔板上濃度的不均勻分布。混合池模型是由各混合池之間的物料平衡、能量平衡以及混合池內的近界面?zhèn)髻|和界面相平衡方程組成。
但是這種混合池模型需要考慮以往傳統(tǒng)精餾模型不曾考慮的新的傳質機制,即湍流擴散。傳統(tǒng)精餾傳質模型(譬如基于雙膜理論的非平衡級模型[3])中的質量傳遞只考慮了兩種物理機制,即組分的分子擴散(分子的熱運動,指膜內傳質)以及對流擴散(組分跟隨流體流動的遷移,指塔板之間的物料流股)。然而精餾塔板上的流動是連續(xù)的且處于湍流,如劃分成多個混合池,則需考慮混合池之間存在的第三種物理機制,即湍流擴散(由湍流的渦導致的分散作用)。湍流擴散是混合池模型所必須考慮的,也是余國琮先生在指導研究中重點強調的,是與傳統(tǒng)的精餾模型的根本的區(qū)別。這使得混合成模型成為了完備的嚴格模型,這一模型是當時國際上第一個考慮濃度不均勻分布的精餾塔模型。
然而混合池模型是一種離散模型,實際過程中無論濃度還是流速都是連續(xù)分布的,雖然理論上可采用更加細小的混合池的方式加以逼近,但會帶來數值計算難度。因而,余先生開始考慮引入微分方程直接對連續(xù)分布的濃度、速度分布建立模型,包括復雜湍流條件下流體流動、組分的擴散、熱量專遞嚴格模型,實現(xiàn)對化工過程中的濃度場、流速場以及溫度場嚴格模擬。余先生認為,這種嚴格數學方程的建立和求解完全不同于傳統(tǒng)的工程計算,而是將精餾過程模擬從工程計算水平提升到科學計算層次,不但涉及傳統(tǒng)的化學工程理論,同時需要考慮湍流條件下物質擴散以及相界面復雜的物理現(xiàn)象及其數理模型、微分方程的求解以及相關的數值計算問題,研究范疇已跨越傳統(tǒng)化學工程理論邊界,必將形成化學工程新的學科分支。余國琮先生 命名其為“計算傳質學”。
3. 計算傳質學的提出
進入二十一世紀,隨著計算化學、計算流體力學、計算傳熱學等新興學科分支的發(fā)展,特別是計算機與信息技術的高速發(fā)展,用大規(guī)模數值計算的方法解決復雜的工程問題已呈一種趨勢。余國琮先生提出計算傳質學研究,將化工傳質這一復雜的工程問題通過科學計算的方法加以解決的思想正是產生于這一背景。于此同時Fluent、CDStar等商用微分方程求解器的不斷完善給計算傳質學研究提供了有利條件。
精餾等幾乎所有化工過程中的質量傳遞都是在湍流條件下進行的,對于湍流條件下的流體流動和傳熱來說已經有了較為有效的方法,余國琮先生之前領導的精餾塔流體力學研究也為精餾塔復雜的兩相湍流模擬建立了有效的方法,因此計算傳質學面對的核心問題就是對湍流條件下的傳質的模擬。計算傳質學的基礎是傳質理論,因而必須首先解決湍流條件下傳質理論模型問題。余國琮先生指導的博士生劉伯譚結合湍流理論,類比流體力學模型,首先建立了針對湍流傳質的初步理論模型,即基于濃度脈動及其耗散理論的“兩方程模型”,遂由博士生劉國標、孫志民、陳江波、李文斌等研究生不斷完善,并分別成功應用于精餾、化學吸收、固定床反應、吸附等化工過程的嚴格模擬。余國琮先生指導的博士生李文斌(后繼續(xù)博士后研究并留校任教)針對CO2吸收過程建立了可考慮各向異性湍流擴散的“雷諾質流模型”,并將計算傳質學方法應用于流化床反應器的嚴格模擬。博士生張超(現(xiàn)在中北大學任教)將計算傳質學應用于鼓泡塔嚴格模擬,并應用模擬結果實現(xiàn)了反應器的結構優(yōu)化。
?。ㄔ逯羞€有“計算傳質學主要內容”和“今后工作展望”兩個章節(jié),此處省略)
附錄
余國琮先生關于計算傳質學的主要論著
專著
Kuo-Tsung Yu, Xi-Gnag Yuan, Introduction to Computational Mass Transfer: With Applications to Chemical Engineering (second edition)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Berlin, Germany, 2017
余國琮,袁希鋼,化工計算傳質學,化學工業(yè)出版社,北京2016
Kuo-Tsung Yu, Xi-Gnag Yuan, Introduction to Computational Mass Transfer: With Applications to Chemical Engineering.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Berlin, Germany, 2014
余國琮,袁希鋼,化工計算傳質學導論,天津大學出版社,天津,2011
計算傳質學在精餾過程模擬中的應用
Wenbin Li, Kuotsung Yu, Xigang Yuan, Botan Liu, An anisotropic turbulent mass transfer model for simulation of pilot-scale and industrial-scale packed columns for chemical absorp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88 (2015) 775–789
Wenbin Li, Kuotsung Yu, Xigang Yuan, Botan Liu, A Reynolds mass flux model for gas separation process simulation: I. Modeling and validation, Chinese J. Chem. Eng., 23 (2015) 1085–1094
Wenbin Li, Kuotsung Yu, Xigang Yuan, Botan Liu, A Reynolds mass flux model for gas separation process simulation: II. Application to adsorption on activated carbon inapacked column, Chinese J. Chem. Eng., 23 (2015), 1245-1255
SUN Zhimin, LIU Chunjiang, YU Guocong (K. T. YU) and YUAN Xigang, Prediction of Distillation Column Performance by Computational Mass Transfer Method, Chinese J. Chem. Eng., 19(5), pp833-844 (2011)
LI Wenbin, LIU Botan, YU Guocong and YUAN Xigang, A New Model for the Simulation of Distillation Column, Chinese J. Chem. Eng., 19(5), pp717-725 (2011)
Guo Biao Liu, K.T. Yu, X.G. Yuan*, C.J. Liu, A numerical method for predicting the performance of a randomly packed distillation column, Int J. Heat and Mass Transfer, 52, pp5330–5338, (2009)
Z.M. Sun, K.T. Yu, X.G. Yuan* and C.J. Liu, A modified model of computational mass transfer for distillation column, Chem. Eng. Sci. 2007, 62(7), 1839-1850
Sun, Z.M., B. T. Liu, X. G. Yuan, C. J. Liu, K. T. Yu, New turbulent model for computational mass transfer and its application to a commercial-scale distillation column, Ind. & Eng. Chem. Res., 2005, 44 (12): 4427-4434
X. L. Wang, C. J. Liu, X. G. Yuan, and K. T. Yu,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Simul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Liquid Flow and Mass Transfer on Distillation Column Trays, Ind. & Eng. Chem. Res. 2004, 43, 2556-2567
計算傳質學在化學吸收過程模擬中的應用
G. B.Liu, K. T. Yu,; X. G.Yuan*; C. J. Liu; Q. C. Guo, Simulations of chemical absorption in pilot-scale and industrial-scale packed columns by computational mass transfer. Chem. Eng. Sci., 2006, 61, (19), 6511-6529.
G. B. Liu, K. T. Yu, X. G. Yuan*, and C. J. Liu, New Model for Turbulent Mass Transfer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he Simulations of a Pilot-Scale Randomly Packed Column for CO2-NaOH Chemical Absorption, Ind. & Eng. Chem. Res., 2006; 45(9); 3220-3229
計算傳質學在吸附過程模擬中的應用
W. B. Li, B. T. Liu, K. T. Yu, and X. G. Yuan, Rigorous Model for the Simulation of Gas Adsorption and Its Verification, Ind. Eng. Chem. Res, 50 (13), pp 8361–8370, 2011
計算傳質學在催化反應過程模擬中的應用
G. B. Liu, K. T. Yu, X. G. Yuan*, and C. J. Liu, A Computational Transport Model for Wall-Cooled Catalytic Reactor, Ind. Eng. Chem. Res. 47, 2656-2665, 2008
計算傳質學在鼓泡塔模擬中的應用
Chao Zhang, Xigang Yuan, Yiqing Luo, Guocong Yu, Prediction of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for bubble column reactor simulation Part I: Application to chemisorption process of CO2 into NaOH solution, , Chem. Eng. Sci., 184 (2018) 161–171
Chao Zhang, Xigang Yuan, Yiqing Luo, Guocong Yu, Prediction of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for bubble column reactor simulation Part II: The analogy analysis between turbulent mass and momentum transfer in biodegradation process of toluene in emissions, Chem. Eng. Sci., 189 (2018) 360–368
計算傳質學在流化床反應過程模擬中的應用
Wenbin Li, Kuotsung Yu, Jesse Zhu, Xigang Yuan, Yuanyuan Shao, Botan Liu, An Anisotropic Reynolds Mass Flux Model for the Simulation of Chemical Reaction in Gas-Particle CFB Risers, Chem. Eng. Sci., 135 (2015) 117–127
計算傳質學在介尺度優(yōu)化中的應用
Cao, X., Jia, S., Luo, Y., Yuan, X., Qi, Z., & Yu, K. T. (2019).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method for enhancing chemical reaction process.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195, 494-506.
Cao, X., Jia, S., Avellaneda, J., Luo, Y., Yuan, X., Flamant, G., & Yu, K. T. (2019). An Optimization Method to Find the Thermodynamic Limit on Enhancement of the Solar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Methan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44(31), 16164-16175.
Jia, S., Qian, X., Cao, X., Luo, Y., Yuan, X., & Yu, K. T. (2018). A criterion beyond conservation equations for complex transport process modeling - A case of Rayleigh-Bénard convection.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182, 44-55.
Cao, X., Jia, S., Luo, Y., Yuan, X., & Yu, K. T. (2018). Optimal Design of Transport and Reaction Pattern in Premixed Methane-air Micro-combustor. Computer Aided Chemical Engineering, 44, 1945-1950
S K Jia, C. Zhang, X.G. Yuan, K. T. Yu, An optimization approach to find the thermodynamic limit on convective mass transfer enhancement for a given viscous dissipation,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146(2) (2016),26-34
?。ㄗ髡呦堤旖虼髮W化學工程研究所所長)